4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2014年鐵路總公司調整增加了鐵路建設的目標:一是新開工項目由44項增加到48項;二是全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由7000億元增加到7200億元;三是新線投產里程由66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以上;四是33個開展前期工作項目,必保10個項目在年內完成可研批復。另外,還將加快棚改項目評審和貸款發放,力爭4月底實現貸款發放1000億元左右,以保障各地棚戶區改造工程的資金需求。這無疑為推動工程機械行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國家利好政策 曙光再現
據365工程機械采購網記者了解,在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確定了深化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籌措和落實建設資金的政策措施。今年,在在建項目順利實施的同時,已批復項目將會全面開工。因此,會議提出設立年規模達2000億~3000億的鐵路發展基金、創新鐵路建設債券發行品種和方式、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補貼,逐步建立規范的補貼制度等一洗了措施,來確保鐵路投資穩定增長和鐵路建設加快推進。在保障資金完成的前提下,工程機械行業將陸續走進各個鐵路建設工程中,開啟火熱的上工一幕。
據悉,今年前兩個月財政盈余為7860億元,較去年前兩個月的6320億元明顯增加,而今年財政預算的目標是1.35萬億元。相關專家預測,經濟政策的調整將是審慎和小幅的,財政支出的力度會加大,對經濟的拉動將主要體現在基建投資方面。未來的更多的穩增長政策措施,將用于鐵路等基礎設施的支出。
另外,國家對待鐵路建設的投資采取了很多的措施,以保證續建項目和開工項目的有序進行。今年全國鐵路預計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比去年增加1000多公里,其中國家投資近80%將投向中西部地區。在2013年鐵路年度工作會議上,中國鐵路總公司盛光祖表示,2014年國家鐵路安排固定資產投資為6300億元,投產新線6600公里以上。但知情人士透露,年內追加投資是肯定的,分幾輪追加還不確定,預計全年投資將重回7000億元的歷史高位。
另外,按照規劃安排,“十二五”期間,中西部國家鐵路建設投資1.85萬億元、投產新線2.3萬公里,占比分別為72%、77%。“十二五”前3年,中西部地區完成建設投資1.15萬億元、投產新線7000公里,占比分別為72%、58%。2014年,中西部鐵路安排建設投資和投產新線比例進一步加大,占比分別達到78%、86%。
除了鐵路建設,棚改項目也是國務院會議安排的重點工作之一。4月8日,國開行董事長胡懷邦表示,下一步開行要做好與國家部委、地方政府的銜接,加快棚改項目評審和貸款發放,力爭4月底實現貸款發放1000億元左右,以保障各地棚戶區改造工程的資金需求。
毫無疑問,工程機械將是鐵路建設及棚戶區改造工程的最直接受益產業之一。無論是鐵路建設、還是棚戶區拆遷所需要用到的挖掘機、裝載機;還是之后的新房的建設所需要的混凝土機械設備、起重機械設備等工程機械設備都將帶來最直接的拉動。正如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蘇子孟表示,今后,像鐵路建設及棚戶區改造這樣的國家穩增長政策拉動作用將會逐漸顯現!
工程機械企業需謹慎對待
雖然無論從中央、交通部門、地方政府發出的聲音來看,未來投資逐漸加大以成為一種趨勢,但是目前在可預見的時期里,中央不會推行大規模的刺激性投資計劃,而各地方政府又普遍負債率偏高。因此對于中國工程機械來講,很難出現快速全面復蘇的情況,相對的可能會出現緩緩的長期復蘇或分層次的復蘇,(自2013年年初小型挖掘機銷售異?;鸨?,其它種類產品銷售仍顯低迷)因此工程機械企業應時時“把脈”市場,謹慎對待市場的各種變化并應竭力避免重復過去的老路。
另外工程機械行業專家指出,我國很多工程機械企業大都是“跟風走”,根據市場熱度來決定自身的產品結構和管理結構,這樣做的結果便是:起初因為生產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會獲利,但從長遠看,這種做法對企業自身長遠發展十分不利,因為為了短期業績而放棄長遠目標,最終只能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德國企業大都具有執著精神,一旦進軍某個行業,就會專心致志地做好這個行業,斷不會因為其他行業眼前的“錢景”而轉換經營模式,毫無疑問,這便是他們的成功之道,也是我國工程機械企業所缺乏的。
因此,我國工程機械行業還需要拓寬產業鏈,不能把雞蛋放到同一個籃子里,同時要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一個成功的工程機械企業不會把全部投入放在本行業,而是兼顧其他方面,形成多個增長點,以此實現企業多元化的發展。這樣,不管整個行業處于任何狀態,經營模式合理的企業,都會保持自身的增長。
( 轉自365工程機械采購網)